
今年日本流言不斷,先有病毒肆虐、後有大地震預測和末日傳聞,引起廣泛關注。不少港人因此更改甚至取消行程,但仍有許多旅客趁機票價格下調而計劃赴日旅行。面對不同突發狀況,旅遊保險能提供哪些保障?本文將為你詳細拆解赴日旅遊保險的保障項目、3大索償重點及實用貼士。
去日本旅行需要買旅遊保險嗎?
日本醫療費用昂貴,加上地震頻繁、天氣變化大,購買旅遊保險絕非「可有可無」,而是保障旅途安心的必要準備。以下是主要保障範圍:
醫療與緊急援助
保障範圍一般包括意外受傷或突發疾病(如傷風感冒、食物中毒等)的醫療費用、日本當地就醫及返港後覆診、以及緊急醫療運送、遺體運返及親屬探訪支援的費用。
需要留意投保前已存在的疾病(如高血壓)通常不在保障範圍內。
行程取消 / 延誤 / 終止
若因天災(如地震、颱風)、目的地發出黑色外遊警示,或突發事故(如罷工、傳染病)導致行程取消或縮短,通常可獲旅遊保險賠償。
至於航班延誤,一般需達到保險公司規定的時數(4–6 小時)方可索償。這樣的門檻往往讓旅客在短暫延誤時無法獲得賠償。
為此,HoldCover 推出全港獨家「2小時航班延誤保障」,只要航班延誤滿2小時,即自動發放HKD200補償(20,000 Hold Dollars),讓旅程中的小波折都獲得保障。
在 HoldCover 投保任何公司的旅遊保險時,只需先登記會員,並且在出發前至少一天登記航班資料就能享有保障,全程無需提交任何延誤證明,讓你無憂享受旅程。

行李損失
不少旅遊保險計畫會涵蓋行李遺失或損壞。此外,部分保險更延伸至旅行證件(如護照、簽證)補辦費用,甚至現金遺失的賠償,讓旅客在緊急情況下減少經濟負擔。
不過,手機、相機、手提電腦等貴重物品通常不在基本保障範圍內。若攜帶貴重物品出行,建議事先向保險公司申報,或購買附加保障,以免發生意外時無法獲得足夠賠償。
投保前應仔細閱讀條款,了解賠償上限及是否需要提供購買證明,以便遇到問題時能順利索償。
高風險活動保障
不少港人喜歡到日本旅遊體驗高風險運動,滑雪、登山、潛水等活動都是極受歡迎的運動項目。可是,這些高風險運動往往不在一般旅遊保險的保障範圍內。
高端旅遊保險計畫通常會涵蓋部分高風險活動(如在指定雪場內的初學者滑雪意外),但不同保險公司對「高風險活動」的定義各異。旅客如果計劃參與高風險活動,可能需要額外購買附加保障。
因此,選擇旅遊保險時,務必確認保單條款,避免因誤解而失去保障。若行程包含多項冒險活動,可考慮選擇專門的運動保險,以獲得更全面的保障。想輕鬆比較旅遊保險的保障範圍?立即前往:https://www.holdcover.com/insurance/travel
常見不保事項
旅遊保險並非「一式一樣」,購買前應仔細比較承保範圍,尤其是手機遺失、自駕遊意外、和天災導致的額外住宿費用,並非每份旅遊保險都會涵蓋。
除外責任
- 已知事故:若投保前已發生地震/颱風,相關損失可能不保
- 違法行為:如醉酒駕駛、無照滑雪等
- 自殺或自殘、戰爭或恐怖襲擊(除非保單列明)
旅遊保險索償 3 大必知
1. 因病改變行程,需醫生證明
若因生病需要取消或縮短行程,保險公司通常要求提供詳細的醫療證明文件,包括:
- 日本當地醫生的診斷證明(需列明病情及不適合繼續行程的原因)
- 醫療收據正本(證明實際就診及費用)
- 返港後如需繼續治療,還需提交醫生的跟進證明
部分保險公司可能要求翻譯文件,建議事先確認是否需要經認證翻譯,以免延誤索償。
2. 務必妥善保存失物單據
行李遺失或損壞時,保險公司會要求提供以下文件:
- 航空公司或警方的書面報告(證明損失或損壞情況)
- 貴重物品(如相機、名牌手袋)的購買收據(需列明型號、價格,否則可能影響賠償金額)
留意賠償金額通常會按物品的折舊率計算,未必能全額賠償。因此,如需要攜帶貴重物品,建議額外申報或購買附加保障。
3. 旅遊保險越早買越好
投保時機非常重要,在旅行前提早投保,獲批後保單會即時生效。若出發前突然生病或目的地發生天災(如颱風、地震),便可申請取消行程賠償。
假如在官方發出旅遊警示後才投保,天災等事故可能被視為「已知風險」,保險公司有權拒絕賠償。
旅遊保險的索償程序講求文件齊全與時效性,出發前做好準備,才能確保旅程無後顧之憂!

日本旅遊重要資訊
在日旅遊時,一旦遇上任何緊急狀況,可以參考日本應急官方指南(https://www.jnto.go.jp/emergency/chc/mi_guide.html )。
資料來源
- 日本國家旅遊局 購買旅遊保險,出遊更安心| Travel Japan(日本國家旅遊局)
- 香港保監局 認識旅遊保險